时间:2022-05-31 11:21来源: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教育部
5月1日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意味着,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学历“天花板”被打破,形成了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直通车”。其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更是备受关注。目前全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职业本科在校生人数达12.93万人。《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在职业大学读本科,是什么感受?近日,记者调研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分别采访了通过对口单招、专升本、普通高考3种途径入学的3名本科生,通过他们的入学选择、学习经历、毕业出路等,探寻职业本科教育的成长路径。
入 学
获得国家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中职生圆了本科梦
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一等奖,2019年江苏省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二等奖……尽管有这些耀眼的荣誉,上大学,在吴运泽(见图①,宋海潮摄)心中,曾经却是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出生的吴运泽老家在江苏盐城,从小活泼爱动,动手能力很强,学习成绩却一直不算出色。中考后,吴运泽去了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虽说这个选择被动大于主动,让他和父母都没想到的是,在职业学校的3年,他动手能力强的优势渐渐显现出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学霸”。
编程是吴运泽的拿手绝活。说到参加技能大赛的经历,吴运泽难掩兴奋:“优盘有4个零件:上壳、下壳、芯片、盖子。怎样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呢?靠手工完成吗?错了。现在已是智能制造时代,机电一体化项目中,选手要通过编程将指令传给机器设备,由机器完成装配工序。我的得胜秘诀就是——讲究策略,统筹规划,多做并线处理!”
然而,中职毕业前,吴运泽揣着一摞获奖证书去人才市场上找工作,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开出的工资却难以令他满意。怎么办?
班主任鼓励他试试职教高考的“对口单招”考试,也就是普通高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在吴运泽备考过程中,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0年对口单招新的奖励政策,“获得国家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以上或省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考生,可根据志愿直接录取至省属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学习”。这让吴运泽喜出望外。
2020年,吴运泽选择了刚刚开设本科专业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填报了自己感兴趣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并被顺利录取。
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当时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全国首个公办职业本科学校,并于2020年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首批招生1936人,其中有中职起点四年制、专科起点两年制、普通高中起点四年制等多种生源。吴运泽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
入学后一次迎新活动上,吴运泽认识了同专业的师弟肖昕阳(见图③,宋海潮摄)。听说肖昕阳毕业于普通高中,是通过高考入学的,他便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有点亏了?”“二本线410多分,本校录取线是471分,我考了477分,不算浪费。”性格开朗的肖昕阳说,“填报志愿时也有反对、不解的声音,我是这么想的,职业本科同样是本科,还能多学一项技能,多一条路走。”
肖昕阳很羡慕吴运泽的实践经历,对自己也有比较客观的认知,“我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实践经历现在没有,以后会有的。”
出 路
一个班80人,5人考上研究生,5人报考公务员,70人准备就业
与吴运泽同年入学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0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唐前进(见图②,张振峰摄),是通过专升本入校的本科生。
“我专科就在本校读的,从职业专科到职业本科,产教融合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衔接贯通性很高,学生也容易适应。”唐前进说,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原来班上41名同学有近一半有专升本意向,最后成功考上了10多名,其中有5名选择了就读本校的职业本科专业。
进入二年级下学期,唐前进开始了岗位实习。根据实习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他选择了一家智慧医疗企业。“通过实习,我基本掌握了岗位技术要求,如果实习结束后被正式录用,每月工资达到1.3万元,比两年前求职时的收入翻了一番,岗位也从以前的维护岗位变成了开发岗位。”唐前进说。
唐前进所在的项目,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为合作医院的患者匹配合适的康复疗程和训练方案。实习开始不久,唐前进发现用户界面客户端有个缺陷:手机锁屏以后,部分数据可能丢失。很快,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他提交了一个解决方案:将容易丢失的数据序列化并储存在磁盘上。
这令小组长对唐前进刮目相看:“既上手快,又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学校我上过安卓开发相关课程,页面持久化就是内容之一。”唐前进说。
除了直接就业,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深造或者考公务员。唐前进所在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班共有80人,5人考上研究生,5人有意向报考公务员,70人准备就业,截至5月26日,确定就业单位的学生已超过82.5%。
肖昕阳从入校起便下定决心要继续深造读研。他将考研目标定在专业硕士,希望成为制造业行业中的研发、管理人员。“这4年在专业技能上的提高,将是我的优势,攻读专业硕士可以帮助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肖昕阳说。
培 养
既要有动手能力,又要掌握背后的原理
已经进入大二下学期的吴运泽,每天日程排得满满。泡图书馆,是他来到大学后养成的习惯。
“上中职时,注重动手能力,很多时间我都在做比赛准备,对技术背后的原理囫囵吞枣。到大学以后,课程要求不一样了,理论都要学懂弄通,需要大量读专业类拓展书籍。”吴运泽说。从中职到本科,有没有感到吃力?吴运泽挺自信:“事实证明,只要努力,中职生也可以学好本科课程。老师们很耐心,我适应得还算不错。”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副主任宋海潮,负责给机电专业新生上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
“同一个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向是一致的,产教融合的培养思路也是一致的,但针对不同生源,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却是不同的。”宋海潮介绍,吴运泽在中职有过制图学习经验,只需上32课时,直接从生产实际的案例项目切入;肖昕阳以前没有接触过制图,就要上56课时,从制图标准、工具步骤学起,再逐渐引入实际案例。
宋海潮说,之所以这样设置教学方案,是考虑到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理解能力是强项,从原理入手,指导实操,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来自中职的学生动手能力是优势,从解决问题入手,促进对背后原理的理解,能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
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实训基地,加工不同零件的机床一字排开,黑板和课桌设在机床中间,课堂开在生产一线。
负责新生金工实训的赵荣幸老师介绍,“金工实训要求在3周时间内,把钳工、车工、铣工、磨工等各工种的操作都走一遍。中职上来的学生,以前学过某个工种,现在要熟练掌握整个链条;普通高中上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还要注重培养研发设计和创新意识。”
为了适应职业本科的特殊性,老师们同样需要“锻长补短”,以达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满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
宋海潮博士毕业后到学校任职,刚进校时对理论有信心,对实操没底。对此,学校安排他先到企业实践半年,开发横向课题、积累行业经验、获得技能证书,然后再由老教师带着讲课,完成半年教学实习。赵荣幸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刚进校时,学校安排资深教师和他结对,以提高教学水平。
未 来
深厚的理论基础、完整的知识体系、复合的专业能力、坚实的技术技能积累
再过不到10天,2022年高考即将举行,又有一批学子填报志愿时即将面临选择。打破了大专学历“天花板”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能否得到更多认可?这既直接影响到考生和家长们的选择,也关系到吴运泽们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影响到未来制造业的从业者构成。
对于目前社会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诸多关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回应,2021年全国职教大会后,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怎么办”“办成什么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外部需求和内部需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既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又是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和教育的需求,也是顺应世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陈子季说。
作为新生事物,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既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又保持和发挥出职业教育的优势,同样令人关心。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以及本科教育的职业类型,既不是职业专科教育的‘延长版’,也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复制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这样理解职业教育本科的特点,“长学制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可使学生具备更加深厚的理论基础、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加复合的专业能力、更加坚实的技术技能积累。”
的确,从需求端来看,未来已来。正在制造业发生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技能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带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简单重复的操作工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一个师傅操作一台机床直到退休的场景正在逐步消失。现代化的产业和企业中,一线岗位需要能现场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吴学敏说。
从专科到本科,相比学历的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为根本。
“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举措。”长期研究职业教育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米靖深有感触,“高标准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就是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聚焦技术技能人才链条的高端层次,培育高水平劳动力和创业者,从而实现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全面支撑新兴战略型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目的。”
眼下,吴运泽即将迎来考试周,每天都泡在工作室或图书馆学习到晚上10点。在图书馆的书架和工作室的车床间自由切换时,他时常想起两年前的选择,觉得路“走对了”。小伙子对未来有自己的期待:“好好磨砺专业理论和技术,职业理想是到大型制造企业工作,先从技术岗干起,再到研发岗,最后争取到管理岗!”
编辑:明亮
最新动态
- 05-31 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公布 14...
- 05-31 教育部成立调查组全面彻查教材插图问题
- 05-31 “招才引智高校行”—— 我院携手庐...
- 05-31 聚焦劳动素养破解劳动教育难题
- 05-31 我院在2021年度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
- 05-30 我院习研会举办“聚焦两会”知识竞赛
- 05-30 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
- 05-30 要追就追这样的星!今天,向他们致敬!